一个证券投资顾问的现金流游戏复盘:我们和周边人究竟是什么关系?

2024年3月16日,位于华强北中航中心的国信证券深圳分公司,暮春的午后有几分燥热。
在特邀嘉宾北京读书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知产集习社”的认证银行家崔溢铭的主持下,我终于开启了第一次的富爸爸《现金流》游戏体验之旅。
在偌大的棋盘上,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中间的一个小圈忙碌——老鼠赛跑。
我们排着队掷筛子,然后迫切期待领月现金流、翻各种牌子(小生意或大买卖/市场风云/额外支出等)以及盘算着能用手里的钱买什么,就这样一圈一圈地跑……
我们的第一步目标:想办法获得足够多的非工资收入并超过总支出,摆脱老鼠赛跑的小圈。达到这个状态就可以不工作了,而且有足够的非工资收入也意味着必然拥有一定规模的资产,也就是妥妥的富人了。
我们的第二步目标:出圈进入快车道继续努力实现梦想。成为富人并不代表都能实现梦想,比如你的梦想是去一趟太空旅行,这笔费用依然高昂;比如想成立一家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基金会,这也不是一个人出钱就能做到的;再比如埃隆马斯克的殖民火星计划……

图片[1]-一个证券投资顾问的现金流游戏复盘:我们和周边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尚智数科

01不服:我最后一个出“圈”
我抽到的是一张高收入的职业卡——AI工程师。收入18000,总支出 13390,每次盈余4010,有房有车,日子过得滋润。但有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我失去工作或退休了就麻烦了。所以我不能躺平,还是得加油努力。
我经常能摇到机会,可以选择做小生意还是大买卖。大买卖通常至少6 万、抽了几次甚至都是12 万-15万,我因为没有那么多钱后面就几乎只选了小生意。虽然也盘算过银行家说的贷款和信用卡,但一看利息支出就劝退我了。因此过了很久很久,我的资产项依然是一个奶茶店和几个不带来现金流的小玩意。
我密切关注着自己的非工资收入和总支出。我的奶茶店也有1900的非工资收入,但相比13990的总支出简直杯水车薪,更别提后面又连续生了三个孩子(总支出高达16390)!照这情况我得至少再开8-9个类似的奶茶店才勉强够。我得想想办法才行。我的逻辑是:更多的非工资收入来源于开店或置业,而开店或置业就得选大生意,想做大生意至少得有10-15万或以上的钱,可想要这么多钱就得遇到能使本金大幅增值的投资机会(比如股票/基金)……而我似乎总卡在这最后一步。
通过观察,对面的两个玩家先后遇到了几次股票的绝佳机会,使得资产累积速度很快,然后开店置业。而我左边的玩家虽然没有遇到特别大的机会,但她的总支出比我少多了,好像还用过信用卡,而且每次还非要抽大买卖,当然她也总是买不起,最后撒娇卖萌地把机会卖给了别人。我这才反应过来,一开始抽到的高收入职业卡(AI工程师)顿时不香了,因为高收入群体的支出——包括但不限于房贷/车贷/税金/信用卡/其他支出和时不时的额外支出等名目繁多,连生养小孩的支出也比别人高,太恐怖了!
如果每一轮掷筛子代表一年,那么我从一开始抽到高薪职业的信心满满、到抽到无数机会却只能做小生意的尴尬、到观察其他人通过股票等方式迅速获得资产增值的焦虑、到自己一心想做大生意而没有足够钱的不甘、再到因为没有抽到好的股票投资的抱怨……时间一轮一轮的流逝,我还在着急奔忙,不知不觉银行家说我到50岁了。这时候其他人都先后出圈了,他们在快车道每次领着几十万甚至一百万的现金流,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每次遇到资产都是闭着眼睛买买买。而我还守着几万的现金在小圈里面转,我等的那个快速增值的机会(比如股票、基金)也始终没有来。倘若任其发展,我最后的结局大概是:要么带着疑惑和抱怨继续奔忙,要么无奈地接受失意的人生。
客观地说,我此时此刻非常不服。尤其是前两周我刚认真读完了《富爸爸穷爸爸》、《创富法则》和《富爸爸股票投资从入门到精通》三本书了,我的“财商”应当不在其他人之下。
当然我最后也出圈了。至于是怎么出的圈,继续看下面的讲述。

图片[2]-一个证券投资顾问的现金流游戏复盘:我们和周边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尚智数科

02反思:求变
看着过去也苦哈哈的玩家队友现在正在快车道里逍遥,虽然他们离梦想也还有距离,但他们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任何焦虑。每次领着大额的现金流,碰到资产都会毫无顾忌的买买买,这样一来他们的资产也就越滚越大、现金流也越积越多。他们知道,离梦想只是时间问题。
银行家在一旁提醒说,要换一种思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钱都能为你所用。
我镇定心情开始盘点我的情况:我手里还有几万现金,月现金流3000多意味着我能向银行贷30000元(10倍于月现金流),信用卡还能支用50000……这么算起来我能用的资金也有十几万,但还是很少,即使再碰到置业或开店的大买卖也仍旧不够用,而且贷款和信用卡的利息又会再大幅增加支出,即使非工资收入增加也更难覆盖我的总支出。
我现在非工资收入还是只有1900、而总支出16390,无解。
我看着对面的玩家M。她正好是我的好朋友,也是第一个出圈的,这几轮每次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现金流进出。我反复想着银行家的话“这个世界上的钱都能为你所用”,突然眼睛一亮有了主意!
紧接着我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借钱。我第一时间向对面玩家M狮子大开口借50万。她先是楞了一下,考虑到我俩关系好就帮了我,我也承诺了等出圈还她80万。因为出圈成了富人后,我看他们的游戏规则全变了,每次领的现金流都是几十万起,如果再买几轮资产就更不得了了。因此一方面我不担心把她钱借走了她没得用,另一方面我也不担心我出圈后还不上。这里最关键是,我承诺的利息是出圈后兑现,在这之前不会增加我任何的现金流支出。当然,这需要信任,我们的关系非常重要。
紧接着我后面又借了两轮钱:一是向玩家M再借100万(将来出圈累计还200万)、二是向另一个玩家L也借了100万(承诺将来出圈还150万)。虽然现在我的债务高达250万(承诺还本付息350万),但是我心里一点都不慌,因为我知道我出圈后的状态是什么样子了。
第二件事:还贷。我把借来的钱先后还了信用卡3万、车贷15万、房贷150万。我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是为了减少总支出(因为房贷和车贷的支出占比很大)。经过这轮提前还贷后,我的总支出只有6390了。
第三件事:投资。尽管还能领4000左右的月现金流,但我已经完全不care 这部分收入了。因为我现在手里握有80万的现金,我只需要等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即可。因为一笔15万的投资大概能带来3000左右的现金流,现在总支出也降下来了,所以只要两次这样的投资就能让我出圈了。
结果从50岁到53岁,我最后只用了三轮便快速完成了出圈。
进入快车道后虽然因为时间原因游戏没玩完,导致还有200万(含本息)债务没还完,但这已经对我不构成压力了,最多几轮而已。

图片[3]-一个证券投资顾问的现金流游戏复盘:我们和周边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尚智数科

03启发:思考
启发一:回到现实,需要从改善收支、拥有一个正的月现金流开始
在游戏中不管哪个职业、不管其收入高低,他们的工资收入都能覆盖自己的支出,起码每个月现金流是正的。但现实生活中可能不是这样,尤其三年疫情的影响,很多人以前是收支平衡的,但现在恐怕正遭遇挑战。我们需要提高收入的同时控制支出,一个正的现金流,才能为后面的投资和买资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启发二:关键还是在于非工资收入、拥有多少资产是其次
现实中有些人拥有好多套房子、车子,有些人有一个门店或公司,有些人则有存款、保险、股票或基金。他们的资产论价值可能不低,甚至很高,但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并不是所有人的真实财务状况都很好。比如我朋友H 君深圳拥有两套房,总价值过千万,其中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但他每个月需要还按揭15000 元,而另一套的租金收入只有3000元,加上日常应酬多开销大、孩子在很好的学校上学教育支出也大、还每年交不少保险,可想而知他每个月都是需要非常努力工作的,他不可能停止工作,因此离真正的富人仍有距离。
我发现,游戏中没有一个玩家是因为提高工资收入而出圈成为富人的。因为市场风云,我们也曾先后经历过一次涨薪、一次降薪,坦白说那对我们的影响都不大。真正出圈成为富人的关键还是在于非工资收入。非工资收入从哪里来呢?开个奶茶店或其他门店有利润收入、置份房产物业有租金收入、出本书或搞技术开发有版税或专利收入、成立一家公司或作为合伙入股也能产生利润收入……投资这些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就构成了非工资收入。但也要注意,有些资产徒有净值却不能产生现金流或只有极低现金流(艺术品/奢侈品、银行存款等),有些甚至消耗现金流(按揭买毛坯或期房/多辆汽车等),这是不可取的;而有些资产虽然阶段性持有是为了增值,但最终目的还是要换成有现金流的资产。
启发三:买股票或基金的正确姿势应该是怎样的?
我从事的是证券行业,我一直认为我是在跟富人打交道,因为我的客户中股票基金资产几百万、上千万的很多。但他们投资风格却是有差异的,有些人总是淡然自若,但大多数人则是跟随市场的涨跌而喜忧不定。现在我知道了,除了投资者眼光有差异、长短线的周期不同之外,更多的人是因为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把股票基金这类资产做个正确的定位。
股票基金的投资定位有两种,一种是上涨增值、另一种是获取现金流。
股票增值大家都懂,买在低价然后将来高位卖——但这个“将来”是多久你在乎吗?游戏中大家是低价买了股票后往资产负债表上一填就不管了,当时机来临能卖股票时其实往往已经是好几轮(年)之后了,原来大家是不在乎时间长短的。但现实生活中可能不是这样。
获取现金流很多投资者可能就陌生了。其实,持有很多股票每年都是会有一次或多次的现金流收入的——这叫分红也叫股息。当然这个股息率有高有低,0-8%都有。但在我的印象中很少有个人投资者买股票是奔着分红去的,不是投资者不知道有分红,而是一般也没有人看得上这年化几个点的分红,包括曾经的我。
但是请设想:张三用100万投资一套房子租出去(2500元/月),每年大概能带来3万租金收入;李四则买的是工商银行股票,每年大概能带来5万的现金分红(5%的股息率)。张三和李四谁更合算呢?
启发四:经营自己并锻炼自己的融资能力
我在想,当现实中识别到一个好资产、遇到一个好的创业机会或投资机会应该怎么做呢?
我还会说“资金不够、条件不足,买不起可惜了”这样的话吗?显然不会。我会第一时间充分调动自己和身边的一切资源去融资、去创造条件。
当然现实生活中借钱肯定不像游戏中那么简单,但有几点我认为是需要平时锻炼的:
(1)学习财商,建立正确的思维。银行家总结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点,以后不要再说“资金不够、条件不足、买不起可惜了”这样的话,而是调动一切资源去获得它!
(2)学会识别机会。现实中不管开店、做投资,识别的难度是要更大的,股票是低估还是高估也是需要专业判断的,这有赖于自己的经验和见识,也需要身边有高人指点;
(3)学会怎么融资。有一些常规的融资方法,比如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房产等不动产抵押、过桥等。但必须注意融资成本,而且现金流一定要保持通畅;
(4)结识富人或掌握更多资源的人。游戏中我观察到出圈进入快车道的富人们是不缺钱的,而且拥有大量资金和资源,如果能获得他们的帮助,成功的概率将极大提高、而且成功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极大压缩的。
(5)积攒人品和信用。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如果没有信用,常规的融资方法可能受限;如果没有人品,结识再多的富人也没有用,因为他们不会帮助我们。
启发五:我们和周边人究竟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
游戏中我们有四个玩家,有两个玩家是第一次见面,其中玩家M则与我相熟。
游戏中我们有时偶尔会忘记找银行家领月现金流,一旦忘记不能补领,通常这种情况下我和玩家M会互相提醒,但不会提醒其他玩家。尽管如此,随着游戏的推进大家进度差异越来越大,便不自觉地开始暗暗较劲想争先出圈,我和玩家M也不例外。总的来说虽然平时大家也会相互表示同情和关心,比如谁失业了、谁又生孩子了,但彼此心里却在竞争。
这就会产生一些微妙的现象:一是谁都没想过去向别人借钱;二是遇到一些大买卖自己没实力时只会卖给别人赚点小钱;三是抽到好一些的投资机会时其他人除了羡慕也只有羡慕。
终于第一个人出圈了。她充满了兴奋和期待,我们其他三人一边羡慕一边焦虑。游戏继续。
第二个人出圈。他们两个继续较劲,我们剩下两个人继续焦虑。游戏继续。
第三个人出圈。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发现他们似乎不再较劲了,除了闭着眼睛买买买就是各自盯着自己的梦想,谁都对其他人有多少资产和现金流不再感兴趣。只剩我一个人在那继续焦虑。游戏依然正常进行。
我这才猛然发现,这个游戏原来并不是谁先出圈谁赢,而是谁先实现梦想谁赢。人们的梦想本来就不一样,各自追求罢了,而且梦想也没有高低之分。所以一个人的成功更不会阻碍其他人也成功!我们先前的暗自较劲也丝毫没有意义!各自过各自的生活,谁先出圈谁后出圈又有什么所谓呢?
我最后是靠向其他玩家借钱快速出圈的。我们那时候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我们之间早就不是竞争关系了,这也是他们愿意帮我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既然我们和周边人并不是竞争关系,为什么不早一些合作呢?
所以我想,假如前期我抽到了一个大买卖的机会,而我的钱又不够,动员大家一起凑钱买下不就行了嘛?大家可以互相免息借钱,也可以合股共同增加现金流。
又假如当玩家M抽到那只低价股票时,我们所有人都把钱交给她买,甚至利用银行和信用卡融资,将来卖掉时再按比例拿回各自收益即可,我们每个人的资产增值速度是不是都能空前加快?!
重玩一遍的话,一个小时能结束战斗吗,或许更快?
现实中我们也一样可以思考:“一个人的成功会阻碍另一个人成功吗”、“与周边人选择竞争还是合作?”“既然合作为什么不尽可能早一些?”
当然,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会更微妙,涉及钱的处理也更复杂。不说私人间相互借钱和融资一般需要极高的信任度和人品保障,有时关系再亲可能也没用。但不断经营自己建立起信任后,共享信息、共享机会、共同合作是相对容易的。
银行家说做慈善是加速器,我想合作也是。区别在于做慈善是被动的、合作是主动的。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